中印對峙「戲劇性」落幕的背後

【大紀元2017年08月28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)中、印在洞朗地區劍拔弩張的對峙近兩個半月後突然「戲劇性」落幕,兩國突然宣布收兵,讓外界無不驚訝。外界分析,局勢出現「大逆轉」背後有多重原因。

中、印一同撤兵的消息,最早由印度外交部發出,指「中、印雙方已同意結束從6月開始的洞朗對峙。在這一基礎上,洞朗對峙地區軍事人員正在迅速撤離」。

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,「最近幾週,中、印雙方就洞朗事件一直保持溝通。過程中,雙方都表達了各自的觀點與對利益的關切。」

北京最先並未直接證實該消息,但隨後中共外交部發表聲明,確認印方人員和設備已經全部撤離,但指中方邊境士兵從此可以正常在中國邊境境內一側巡防。

印度軍事問題專家戈卡萊(Nitin Gokhale)接受《孟買鏡報》(Mumbai Mirror)採訪時表示,中、印雙方的聲明並不矛盾,印方從來沒有要求中方在該爭議地區停止巡防,而只是反對中方在該地區修路。印度的目的也是讓中方停止修路。他認為,中方對「停止」在該地區修路保持了緘默。

卡萊認為,儘管中方沒有說,但讀過雙方的聲明就很明顯,印方撤軍的條件是中方停止修路。

外界普遍認為,兩國突然同意鳴金收兵,導致局勢急轉彎,有多重因素。

金磚峰會

首先,本屆金磚峰會將於9月3日在廈門召開,屆時中國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羅斯和南非五國領導人將舉行會晤。這也是習近平掌權以來,首次以東道主的身分主持金磚五國峰會,因此備受重視。如果莫迪缺席,勢必削弱這次峰會所要傳遞的正面意義。

洞朗對峙發生後,外界一直有印度總理莫迪會不會缺席金磚峰會的猜測。有報導稱,莫迪不會親自出席,而是派出較低級的官員赴金磚五國峰會。如果莫迪拒絕出席,勢必令兩國關係變得更僵。莫迪今年五月已經缺席在北京舉行的「 一帶一路」的峰會,引發北京不滿。

外界關注印度總理莫迪是否出席。在28日早上舉行的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,當局表示,沒有消息說莫迪不會來,一切按原定計劃進行。

有印度媒體報導稱,中、印衝突緩和,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緩和中、印局勢當中參與斡旋。

國內因素

而自8月開始,印度亦發生了一系列國內矛盾的爆發,印度政府面臨的內部壓力陡增,因此不希望在對外事務上,再火上澆油。

而中共當局亦將準備十九大,面臨重大人事變動,其中「攪局」、「海外爆料」,以及接班人落馬等各種紛亂頻生。

大紀元評論員夏小強曾在專欄文章中分析,對於習近平來講,內憂其實大於外患,特別是中共面臨十九大召開,習近平上任之後的近5年時間,反腐打虎和改革觸動了以江澤民、曾慶紅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而遭反撲。習近平如果不能夠完全清除江澤民集團,就無法正常地執政。因此,習近平反腐打虎和改革,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國際環境的支撐。

與此同時,中共內部對本次中、印對峙上也出現兩種聲音。早前,儘管以左派媒體為代表的《環球時報》等官媒多次叫嚷要「軍事行動」;另一方面,中共國防部則祕邀印度媒體,否認要開戰的說法,並指「鷹派」的態度不代表官方,並特別點名《環球時報》。兩派矛盾的聲音鬧上國際檯面。

紐約時事評論員朱明表示,中共國防部私下會見印度媒體向印度傳達了非常不一樣的信息,顯示中共內部有兩種聲音:一方不想激化矛盾,不想引發戰爭;另一方則恨不得馬上打起來。

都不想開戰

兩方持續兩個多月,日益增加的緊張氣氛,令雙方開火的可能性逐漸遞增。事實上,不久前,中、印雙方在距離洞朗不遠的邊境地區爆發小規模衝突,互相擲石,兩軍均有人員受傷。 但分析認為,一旦爆發戰爭,兩國都不可能從中占便宜,而且對兩國本身的打擊也是巨大的,雙方都不想開戰。

兩國間的貿易額2016年度達到約715億美元。在達到約100億美元的印度智慧手機市場,小米和OPPO等中國大型企業的份額超過50%。

此外,一旦爆發戰爭,中共也將更加孤立無援。8月10日,中共國策研究的「瞭望智庫」刊文,自爆了中、印不會開戰的內幕。文章指,國際局勢對印度有利,因為印度與俄羅斯、美、日等西方國家關係都好;而且相比朝鮮半島和台灣而言,當前北京當局主要戰略的注意力不在中、印邊界上。

而印度也因為邊境爭端同巴基斯坦連月來發生多次邊境衝突,如果再捲入另一場戰爭,對莫迪一心想打造的印度願景必然不利。

目前,儘管中、印雙方的邊境的緊張局勢短期得到緩和,但外界估計兩國矛盾不會因此完全消除,不同程度的邊界磨擦或仍可能會偶然發生。#